2018年4月法学类自学考试《法理学》真题及答案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法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5677)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不属于法学研究对象的是
A.法本身的问题 B.法的现象
C.与法有关的问题D.与国家有关的问题
2.划分法学分支学科,应该坚持三个结合,不属于其中之一的是
A.对象和方法结合B.类别和层级结合
C.现实和理想结合D.主观和客观结合
3.近代产生许多知名学者和作品,下列作者和作品的匹配出现错误的是
A.霍布斯与其《利维坦》B.梅因与其《古代法》
C.边沁与其《道德和立法原理导论》D.哈林顿与其《理想国》
4.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法所体现的意志具有中立性B.法所体现的意志具有公共性
C.法应当体现执政阶级的共同意志D.法应当体现执政领导者的意志
5.下列关于法律正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正义与正义是同一事物
B.法律正义是以制度形式表现出来的
C.法律正义是应然的,不依赖国家强制力
D.法律随时体现法律正义
6.资产阶级革命中和革命后,产生了一系列保障公民权利的宪法性法律。下列不合适的选项是
A.《权利请愿书》8.《人身保护法》
C.《权利法案》D.《钦定宪法大纲》
7.普通法法系的三大支柱不包括
A.普通法8.衡平法
C.制定法D.习惯法
8.法律对微观经济行为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
A.确认市场主体地位B.调整各种经济行为
C.解决各种经济纠纷D.确立基本经济体制
9.下列关于法与宗教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宗教仅调控思想,法仅调控行为B.宗教与法律的价值没有相同之处
C.宗教与法的强制力相同D.宗教的产生早于法
10.被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的是
A.《法国民法典》B.《德国民法典》
C.罗马法 D.英国普通法
11.在不同空间条件下,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相互吸纳和融合,被称为
A.法律继承B.法律移植
C.法律创新D.法律发展
12.作出法律决定所必须遵循的法定顺序、方式和手续被称为
A.法律实施B.法律程序
C.法律执行D.法的运行
13.法所调整的一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叫做
A.法律事实B.社会关系
C.法律行为D.法律关系
14.创造“法律行为”这个概念的是历史法学派的
A.萨维尼B.胡果
C.梅因D.黑格尔
15.下列不属于法律关系的是
A.婚姻关系B.友谊关系
C.买卖关系D.借贷关系
16.在司法裁判过程中,通过提出一定的根据和理由,对法律规范的选择和判决结论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进行证立的过程是指
A.法律论证理论B.法律推理技术
C.法律解释理论D.或然性推理
17.从守法有不同的境界的角度,消极意义的守法是指
A.维护法律的意思B.不违反法律
C.积极遵守法律D.守法的道德基础
18.购买货物、投票选举的能力称之为
A.积极行为能力B.消极行为能力
C.一般权利能力D.特殊权利能力
19.刑事被告的律师在法庭上对相关刑法条文的解释属于
A.任意解释B.有权解释
C.法定解释D.目的解释
20.法律职业群体的监督主要是指
A.法官和律师的监督B.检察官和法官的监督
C.法官和法学家的监督D.律师和法学家的监督
21.立法权由一个政权机关行使的立法体制是
A.最高的立法体制B.单一的立法体制
C.复合的立法体制D.独裁的立法体制
22.一定的法、法制、法律意识以及其他法的现象的精神品格的总称是
A.法律品质B.法律文化
C.法律传统D.法治意识
23.不属于国家审判机关的监督事项是
A.对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B.对立法机关的监督
C.对自身审判活动的监督D.对检察机关的监督
24.健全中国现时期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25.部门法划分的基本或最首要的标准是
A.法所调整的对象B.法的调整方法
C.法的制定目的D.法的制定主体
26.立法主体在法的清理和汇编的基础上,将现存同类法或同一部门法加以研究审查,从统一的原则出发,决定它们的存废,对它们加以修改、补充,最终形成集中、统一和系统的法是
A.法的汇编B.法的编纂
C.法的清理D.法的制定
27.刊登法律文本的标准文本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B.国务院公报
C.最高法院公报D.人民日报
28.根据宪法或立法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
A.国家立法权B.中央立法权
C.行政立法权D.绝对立法权
29.建立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原则基础上的立法体制是
A.复合的立法体制B.综合的立法体制
C.制衡的立法体制D.互动的立法体制
30.在立法体制中,核心问题是
A.立法程序B.立法原则
C.立法目的D.立法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马克思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的幻想。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对此的判断正确的是
A.社会的性质决定法律的性质B.法律的性质决定社会的性质
C.法的作用决定于社会D.法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进程基本一致
E.法的作用决定法
32.在我国司法解释的主体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D.最高人民检察院
E.最高人民法院
33.在我国有些物是不能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的,它们主要是
A.商标、著作B.山川、河流
C.军事设施D.房屋里的某些装潢
E.空气、文物
34.国家审判机关的监督主要表现在
A.对权力机关的监督B.对自身审判活动的监督
C.对行政机关的监督D.对检察机关的监督
E.对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
35.公法一般包括
A.民法B.宪法
C.行政法D.商法
E.刑法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36.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唯一反应结果。
37.法的不确定指引功能实质是无法指引,故是没有价值的。
38.进入20世纪,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差别逐渐缩小,终将统一。
39.法治和法制的概念内涵上没有区别。
40.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国务院有权对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其基本原则相抵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司法的法治原则包含哪些内容?
42.简述法律论证的方法。
43.简述法的作用的有限性。
44.国家检察机关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45.结合实例论述法律事件中的绝对事件和相对事件。
46.试述法律意识的培养举措。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法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56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 D 3. D 4. C 5. B
6. D 7. D 8. D 9. D 10. C
11.B 12. B 13. D 14. B 15. B
16. A 17. B 18. A 19. A 20. D
21. B 22. B 23. B 24. B 25. A
26. B 27. A 28. A 29. C 30.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 ACD 32. DE 33. BCDE 34. BCD 35. BCE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评分参考】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
36、×。(1分)一是法律责任因法定原由可能免于被承担;二是法律责任的功能不仅限于制裁的一种。(3分)
37、×。(1分)不确定指引是主体对法的指引有选择余地,或是有一定自由度,并不是没有价值的。(3分)
38、×。(1分)尽管20世纪后,两大法系差别逐渐缩小,但是,这些变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还不可能从根本上消弭两大法系之间的区别。(3分)
39、×。(1分)二者区別在于,第一,法制既指的法律制度,也可以指严格依法办事的一种方式、制度,而法治的含义则主要在于主张执政者依法治理国家。 第而,法制属于制度范畴,法治是一种治国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第三,法制既强调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必须严格守法,也强调每个公民守法,而法治主要强调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守法。第四,法治蕴含了法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 法制并不必然具有正当性,它更为强调秩序价值。(3分)
40、×。(1分)国务院享有行政法规制定权,但不得制定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对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3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评分参考】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
41、司法法治原则是指“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的诉讼原则。以事实为根据, 是指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处理,只能以客观事实做基础,不能以其他东西为根据。
(2分)以法律为准绳,就是指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把法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标准和尺度。(3分)
42、法律论证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逻辑方法,指某一个法律前提证立的可被接受的必要条件是支持该证立的论证必须是逻辑有效的论述。(2分)
(2)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注重的是法律论证的内容及其可接受性。(2分)
(3)对话方法,即将法律论证从某一论辩程序的视角予以审视。(1分)
43、法有重大作用,不是说法的作用无边无际。其局限性体现为(2分):
(1)“徒法不足以自行”,法作用的发挥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1分);
(2)法仅仅是一种社会规范,它只能解决部分问题,法不能包办一切(1分):
(3)法是偏重稳定性的社会规范,社会生活常变,总会出现法律滞后于社会发展之类的问题。(1分)
44、第一,对审判机关活动的监督。(1分)笫而,对侦查机关及其活动的监督。(1分) 第三,对刑法执行机关及其司法行政活动的监督。(1分)第四,对其他行政活动的监督。(1分)第五,对自身的监督。(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评分参考】
(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
(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但所回答要点论述较好,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尚加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改题满分。
(3)考生作答与答案要点意思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
45、(1)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是法律事实,其中包括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法律事件包括绝对事件和相对事件。(2分)
(2)绝对事件是指,基于某种自然原因而非主体的行为而发生的事件;绝对事件与主体之间既没有实质上也没有形式上的意志关联。如自然灾害、自然死亡等。(4分)
(3)相对事件是指,它基于主体的行为而发生,但对于该行为所涉及的有关主体而言,该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战争、交通肇事、行凶杀人等。(4分)
46、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的增强并非一个自发的过程,需要通过自觉培养和教育,方能形成、发展和强化。(1分)培育法律意识的措施是多方面的,至少包括:
(1)加强法治建设。既不能指望缺乏法律意识作为思想基础、思想知道的前提下会有理想的法治建设,也不能指望在忽视法治建设的情况下,会有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得以普遍增强的局面出现。因此,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也应当是加强整个法治建设的过程。(3分)
(2)抑制旧法律传统、旧法律意识的影响。中国封建历史很长,集权专制注意传统、人治传统根深蒂固,这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实现法治带来巨大阻力,也是增强公民权利和义务意识的巨大障碍。因此,应当把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当作消除旧法律意识的过程。(3分)
(3)开展法制宣传,普及法制教育。开展法制宣传和教育能够传播完整、集中和科学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助于提高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水准。(3分)
本文标签:福建自考 法理学(一) 2018年4月法学类自学考试《法理学》真题及答案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fujianzikao.com)
《福建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