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俄罗斯小说文体论复习资料五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五章 小说文体的审美形态
主要是从小说的审美功能这个角度去认识小说文体的审美品格。小说的语言形态和结构形态主要是指小说文体的“物质”方面,属于客体的话,那么小说的审美形态则主要是指文体的精神方面,属于主体内容,意指创作者本身的潜能投射到小说文体中而赋予小说文体的审美品格。
1 、审美功能与作家素质
主体的审美素质包括丰富的内容,较重要的有审美、审美趣味、审美理想。
审美是保留在审美主体记忆中的对外界事物的印象感受和体验的总和。审美经验一般由日常生活体验和审美情感这两种因素构成,前者是材料,在被体验之后,经过剪裁、筛选、过滤,再进入审美经验,主动积极地接受对象的信息,才能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我们把作家的审美经验理解成文体形成的心理驱动力,是创作行为的发生动因。是生活积累、情感需求和激情勃发的总和。
审美趣味也是作家审美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趣味指的是人在审美体验中确定审美对象的价值的能力和区分审美对象的美丑的能力。是通过审美主体的个人爱好和个人感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体现了审美主体的个性差异。此外审美趣味还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审美对象的特征多样还是单调,二是审美主体在特定条件下的心境是否染上情绪色彩。因此它是选择性的。审美趣味也有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共同性的一面。
审美理想是指人们在艺术中追求的至高至善至美的境界,它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并且是这种经验的高度概括。审美理想作为一种期待与憧憬,在创作实践上的体现即是用艺术的形态去追求至高至善至美的境界,去烛照现实中的混沌与黑暗,去设想人类的明天应该是根据这些原则去规范文体风格和叙述模式。
2 审美功能与文化环境
小说文学艺术体、文体的创造者、创造环境共同提供了文体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统一,是我们的文体理论的基点。
“文化”广义:包括人类整个活动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即有精神的内容,也有物质的内容,特别是精神的物化产品。狭义的文化仅指观念形态,即人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哲学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民族特性、宗教信仰等等。
A 文化与时代精神
所谓时代精神,就是特定社会中占据历史舞台中心的集团势力所提倡的由政治观念、意识形态等因素形成的社会主导趋势。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见解,人类的生活主要是社会生活,反映这种生活的意识也主要是社会意识形态。作家的政治观念通常都是在反映生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肯定文体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也并非一概地否定小说的非政治化。在世界文学史上,淡化政治色彩的成功之作品不少见,如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等。
我们在揭示小说的审美形态时,指出其中包含了时代与政治的因素,同样是受到文学本质观的制约,这只是这个命题的一方面。此命题的另一方面是如何根据审美规律去揭示这种关系。审美活动从来都是人的自由意志和本质力量的艺术表现。审美趣味虽然不能和思想观念相隔绝。小说不是政治意念的传声筒,小说对政治领域的介入,其目的是借助于具体的政治事件来展示有的生存的真实意义。小说家关注的则是政治内涵中的人,人对政治事件的处置方式、心理反应和制约命运的精神因素。
B文体与哲学观念
在人类的文化环境中,小说与哲学各自代表着不同的功能指向:小说表现人生的体验,哲学探讨世界的本质。
天才小说家所揭示的创作规律是:首先要做的是描写外在世界,叙述人物的行为;而要使这种描写和叙述有艺术价值,就必须使之成为某种哲理的象征,才能转化成审美观念;小说文体只有容纳了存在价值的本体思考时,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它的审美功能。
欲使小说中的哲理思考转化成审美观念,必须寻求文学与哲学的交汇点。从70至80年代苏联文学的创作经验来看,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一、过去的文学提出了“文学是人类”这个命题,而今天的文学则要探究人是什么,人应怎样生活,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这是文学与哲学交汇后提出的首要问题。通过自我反省、良心审判等手段来寻找人的自身价值,可以说是俄罗斯文学的一个基本使命,是托尔斯态、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大师的传统。
二、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之后,人类的前途、世界的命运、人的社会责任这样一些精神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成了文学与哲学的第二个交汇点。
三、增强历史感,是文学与哲学交汇的第三种表现。文学用哲学的眼光看待历史,或者就,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含量有哲学命题,是苏联文学道德哲理深化的结果。
四、重新认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文学与哲学交汇后提出的又一命题。人与大自然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文化人类学和哲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C文体与民族特性
斯大林林关于民族的定义: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今天常说的俄罗斯文化,始于9世纪的基辅罗斯,形成于16世纪初叶的莫斯科公国时期。
在人类文化只上,欧洲与亚洲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欧洲文化均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代希伯莱文化大革命,后来演变成今天人们常说的西方文化。亚洲文化的源头较多,主要有西亚的拜占廷文化、印度的佛教文化和中国的儒道文化,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东方文化。俄罗斯民族性格呈现出“两极性”特征。
D文体与文学传统
文学传统是指民族文学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观点、文体形式、艺术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因素的总和。
文体对文学传统而言,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二者之间有着更为复杂的互动关系。首先,文学传统对文体形式的影响是长期的浸染过程,不是有意而为的。普希金是俄罗斯民族文学之父,他是俄罗斯古代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第一个集大成者。其次,任何一种文体风格所接受的传统的影响,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杂取种种技巧,合成新的形式,可以说是文学的传统与创新的辨证运动的一个基本规律。最后,传统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文学传统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创造性,渗透力极强。
3 文体审美功能的多样性
从形态学的角度来看,小说文体的审美功能最终要通过作家的艺术思维方式表达为一种审美的物化形态。作家的艺术思维方式尽管形态各异,但就其基本模式而言,可以大到处归纳为以下三种:写实型、抒情型、象征型。
A 写实型文体的审美功能
小说家自觉地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再现人生、社会和世界,把自己的审美理想寄寓在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绘中,这种小说文体称为写实型。
写实型小说文体的审美呈现形态主要有真实性、形象性、典型性。
真实性。一、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具有不同的内涵。艺术真实并非对生活真实的复制、替代和仿造。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真实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要求反映生活对象的精神实质。因为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它在反映生活真实时,一刻也不能离开创作的主体性和艺术自身规律这两个因素。所以,艺术真实不能够也不应该等同于生活的原生形态和原始面貌。
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真实应该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对现实进行概括、想象和再创造的结果,它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艺术真实必须高于现实真实。艺术真实应有虚构、想象和再造的成分,但也不是任意而为。艺术的虚构和再造,必须符合生活现象真实、生活本质真实和作家情感真实这样三个基本条件。生活现象的真实指的是情节的可信性、现实关系的具象性和细节的典型性,即依据实际存在的具体生活现象来描绘艺术画面。生活的本质真实则经过了作家的艺术加工,更集中更概括,并且被作家的进步思想烛照,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亦即人们常说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真实欲表达生活的本质,离不开作家的情感真实。
形象性 对于写实小说文体来说,形象是沟通生活的现实真实和本质真实的审美中介。欲把生活形象转化成艺术形象,途径是艺术虚构。艺术虚构是促成形象完美的关键。在创作实践中,作家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手段,来促进生活形象向艺术形象转化。一谓增删。二谓合成,把实际生活中孤立分散的形象进行移花接木式的组合,虚构出一个新的艺术形象。三谓锤炼。
典型性。指的是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和过程。要求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以鲜明独特的人物个性反映生活的某些规律性特征,揭示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典型化是个性化和概括化双向并进的过程。
B、抒情型文体的审美功能
不拘泥生活的本身形态来构建小说世界,而以自己的审美理想来重塑现实,把自己对美的追求寄托在对现实的心灵感受中,这种小说文体称之为抒情型。
抒情小说文体的审美呈现形态主要有心灵化、情感化和意境。
心灵化 抒情小说则要通过作家的心灵来呈现外部世界,这个世界经过了作家主观意志的净化,它强调小说中的艺术世界与客观外在世界保持形态上的一致。普里什文是早期代表,他的中篇小说《人参》、散文诗集《泛春草》和《林中水滴》最能体现抒情文体的特色。帕乌斯托夫斯基也是苏维埃时代著名的抒情型文体小说家。
情感化。情感化则是抒情文体的结构形态。抒情文体一般不讲述一个有开端、有高潮、有结局的完整故事,也不一定叙述一个事件的全过程,而只挑选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作家按自身的人生体验的零散的情节片段组合成篇。契诃夫的抒情中篇小说《草原》即是如此。
意境。抒情型小说文体的表现功能,常有托物言志、以景结情、以象结意的语言体式,以构筑一幅和谐广阔的生活图景,其中又渗透着作者丰富含蓄的情思,形成能诱发读者的想象和思索的艺术空间。
创造意境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意象的选择与组合,构筑一个虚实相间、神形兼备的艺术空间。其基本途径之一是虚实结合,寓虚境于实境,借助于虚实隐显的灵活处理和莫测变化,来收取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二是化情思为景物,以神求形,移情入景,化境为意,即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C、象征型文体的审美功能
象征型文体不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摹写现实,也不托物言志,把自己的审美追求寄托在对现实的心灵感受中;而是为作家的思想、情感、意向或哲理寻求一种客观对应物,使作家的思想或情感实现知觉化。这种以对应物粘附思想的文体表现模式,我们称之为象征型文体。象征型文体的最高成就是诗歌。
假定性(象征型小说文体常见的审美表现手段)是想象力的一种变形,是认识和把握现实的特殊思维方式。基本特质首先在于它不是通过概念的方式,而是通过构造充满生气的有机形象的方式,达到体现普遍性概念的目的,它有具象性。其次,它把形象的内在性与外在的假定性结合成活的统一体,即把对应物粘附于思想,用以揭示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特殊与一般、内在实质与外在显现之产的现实联系。最后,假定性艺术还必须调动审美主体的认识、理解、意志、情感等多种心理活动。
象征型小说文体的审美呈现形态主要有象征、怪诞和神话原型。象征手法是通过某一特定形象来表现或暗示超越该形象的含义或观念。
象征品格大体包括以下几种因素:一是寻觅创作主体和寓意之间的客观对应物,使艺术寓意和主体的观念互相契合,这是象征的出发点;二是象征寓意层含义不能外加,必须以象征本身来显示;三是象征体与象征寓意之间应呈现出彼此融贯、双向交流的往返运动,以达到动态对位的流动美效应。
堪称象征型文体代表作的,是安德列。别雷的《彼得堡》
怪诞。是指一种艺术风格,其特征是奇特地表现人和动物的形象,常用自然物体的变态形式。象征型文体中的怪诞表现形态大体有细节怪诞、情节怪诞和性格怪诞这三种方法。文学作品里的怪诞必须正确处理好怪诞与真实、抽象与具体、理性与非理性诸方面的矛盾统一。情节怪诞是对指怪诞因素贯穿在小说的整体情节之中,成为艺术组织的基本部分。怪诞性格主要是指心理扭曲的畸形人。
神话原形 从宏观上把全部文学纳入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从神州原型去演绎文学作品意象的积淀,进而认识蕴含于其中的发展规律。原型批语理论发端于18世纪意大利的历史哲学家维柯。
本文标签:福建自考 串讲笔记 自考俄罗斯小说文体论复习资料五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fujianzikao.com)
《福建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